皮肤位于体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角质层,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皮肤与人体所处的外界环境直接接触,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人体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个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为1.2~2.0m2,新生儿约0.21m2。不包括皮下脂肪层,皮肤厚度约为0.5~4mm,其随年龄、部位和个体差异而异,如眼睑、外阴、乳房的皮肤最薄,厚度约为0.5mm,而掌跖部位皮肤最厚,可达3~4mm。

皮肤表面由许多皮嵴和皮沟形成,略隆起的为皮嵴,凹下的为皮沟。皮嵴部位常见许多凹陷小孔,称为汗孔,是汗腺导管开口部位。皮沟深浅不一,将皮肤划分为许多三角形、菱形或多角形皮肤,在手背、颈部等处最为清楚。足趾及手指曲侧的皮沟和皮嵴平行排列构成的特殊涡纹状图形称指纹,其形状由遗传因素决定,终生不变。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与其下的组织相连,其中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及各种皮肤附属器官如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等。(一)表皮表皮(epidermis)位于皮肤的最外层,来源于外胚层,属于复层鳞状上皮,是日常化妆品直接接触的部位,主要有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和非角质形成细胞(non-keratinocyte)两大类。表皮与真皮之间由基底膜带相连接。1.角质形成细胞也叫上皮细胞,是表皮的主要构成细胞,数量占表皮细胞的80%以上,在分化过程中最终形成角蛋白,故又称角蛋白形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及与下层结构之间存在一些特殊的连接结构如桥粒和半桥粒。根据角质形成细胞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可将表皮分为5层,由里向外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1)基底层(stratumbasale)位于表皮的最里层,由1层排列呈栅栏状的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细胞长轴与真皮-表皮交界线垂直。核较大,卵圆形,细胞质深嗜碱性。它是未分化细胞,代谢活跃,不断有丝分裂,产生子细胞以更新表皮。基底细胞内尚含有多少不等的黑素,其含量多少与皮肤的颜色是一致的。基底层与真皮的相交面呈波浪状,表皮向真皮伸入的部分称表皮脚,真皮向表皮突出的部分称乳头,两者相互镶嵌,其间交界处用PAS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可见0.5~1.0μm厚的紫红色的均匀质带,称之为基底膜带(basementmenbranezone,BMZ)过去称基底膜,将表皮与真皮紧密连接起来。此膜具有渗透的屏障作用。(2)棘层(straatumspinosum)位于基底层上方,是表皮层中最厚的一层,由4~8层多角形、有棘突的棘细胞构成,胞核较大呈圆形,胞体比较透明,细胞轮廓渐趋平。在棘细胞间可散有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s)。最深层的棘细胞也有分裂功能,参与基底细胞共同组成生发层。电镜下,棘层上部细胞胞质中散在分布许多~nm椭圆形有膜颗粒,称为膜被颗粒,也称为角质小体(keratinosome)或Odland小体。(3)颗粒层(granulomalayer)位于棘细胞上方,在角质层薄的部位由1~3层棱形或扁平细胞构成,而在掌跖等部位细胞可厚达10层,细胞长轴与皮面平行。细胞核和细胞器溶解,胞内可见大量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HE染色示强嗜碱性的透明质颗粒,故名颗粒层,这些颗粒有折射光线的作用,可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这一层对于化妆品使用效果起着重要作用。(4)透明层(straumlucidum)位于颗粒层和角质层之间,仅见于掌跖等部位的较厚表皮中。HE染色可见2~3层扁平、境界不清、无核、嗜酸性、紧密相连的细胞,光镜下胞质呈均质透明状并有强折光性,胞质中疏水的蛋白结合磷脂与张力细丝融合在一起形成防止水及电解质通过的屏障。(5)角质层(stratumcouneum)位于表皮的最外层,由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无核细胞构成,在掌跖部位可厚达40~50层。表皮从基底层形成细胞,并增殖、分裂,向上层逐渐推移,细胞也逐渐形成角蛋白,而最后至细胞衰亡、脱落。这个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细胞动态变化,称为角质化。一般表皮的角质化过程约需27天时间。由于化妆品是涂抹在皮肤的表面即角质层上,所以角质层的机能和状态与化妆品的使用有很大关系。基底层细胞分裂、逐渐分化成熟为角质层细胞并最终由皮肤表面脱落是一个受到精密调控的过程。角质细胞间桥粒逐渐消失,并有规律的脱落,即干燥的死亡细胞呈鳞状或薄片状逐渐剥离,即皮肤在这一层进行生理性脱落,衰亡的表皮细胞自动脱落。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基底细胞分裂周期为13~19d。分裂后形成的新生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的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最上部的时间为14~42d,从颗粒层表面再移至角质层表面而又脱落约需14d,共28~56d,称表皮的更替时间(turnovertime)或表皮的通过时间(transittime)。表皮基底细胞分裂周期和表皮通过时间,共41~75d,称为表皮的更新时间2.非角质形成细胞非角质形成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包括黑色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未定类细胞及少量的淋巴细胞。(1)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s)位于基底层,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以后移至皮肤中,分散至基底细胞之间,约占基底细胞的10%。几乎所有组织内均有黑素细胞,但以表皮、毛囊、黏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等处为多。与角质形成细胞不同,黑素细胞没有张力细丝和桥粒。黑素颗粒进入角质形成细胞后像伞样聚集于细胞核顶上方,起到遮挡和反射紫外线的作用,保护细胞核免受辐射损伤。日光照射可促进黑素的生成,黑素的多少决定了皮肤颜色的深浅。酪氨酸酶:系黑素细胞特异性酶(单酚单氧化酶,需氧氧化酶),主要分布于黑素小体内,其氧化活性需要分子氧和铜离子,在黑素合成上,此酶催化酪氨酸转化为多巴(二羟苯丙氨酸)和多巴转化为多巴醌。影响黑素生物合成调控的环节及因素主要有:1)酪氨酸和氧的供给量;2)酪氨酸酶的活性和量;3)合成的黑素小体量;4)取细胞的环境;5)激素(尤其是黑素细胞刺激激素)、紫外线和生理性黑素合成抑制和促进物等影响。使用含汞成分的化妆品可使短期内令皮肤得到美白,由于汞化合物置换酪胺酸酶中的铜离子,降低其活性,所以使用含汞化妆品后短期内会出现色素减退的现象。但时隔不久,重金属就会结合体内巯基丧失活性而解除对黑色素的抑制,从而造成褐斑的反弹和大量的色素沉着。而且一旦停用,还可以引致突发性暗疮印、斑点颜色变黑并剧增,甚至造成终身性皮肤伤害。(2)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LC)是由起源于骨髓的单核-巨噬细胞通过一定循环通路进入表皮中形成的免疫活性细胞。多分布于基底层以上的表皮和毛囊上皮中,数量约占表皮细胞总数的3%~5%,密度因部位、年龄和性别而异,一般面颈部较多而掌跖部较少,亦可见于口腔、腭扁桃体、咽部、食管、阴道、直肠黏膜及真皮、淋巴结、胸腺等处。郎格汉斯细胞HE染色表现为透明细胞,氯化金染色显示出树枝状突起。细胞内有特征性的Birbeck颗粒,又称Langerhans颗粒,多位于细胞核凹陷附近,长约~nm,宽约40nm,其上有约6nm的周期性横纹,有时可见颗粒一端出现球形泡而呈现网球拍样外观。目前认为Birbeck颗粒是由Langerhans细胞吞噬外来抗原时胞膜内陷形成,是一种消化细胞外物质的吞噬体或抗原贮存形式。Langerhans细胞有多种表面标记,包括IgG、IgE、C3b等的受体以及特定抗原。LC的功能类似巨噬细胞,可吞噬外源物质,识别、处理入侵的抗原,并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使之活化增殖,产生淋巴因子。因此,LC在皮肤迟发性超敏反应、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免疫和免疫监视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人类LC细胞是正常皮肤内唯一能与CD1a(OKT6)单克隆抗体结合的细胞。(3)梅克尔细胞(Merkelcell)一般认为来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细胞,散在分布于基底细胞之间,与角质形成细胞以桥粒相连,常固定于基底膜而不跟随角质形成细胞向上迁移。细胞有短指状突起,胞质中含有许多直径为80~nm的神经内分泌颗粒,胞核呈圆形,常有深凹陷或呈分叶状。Merkel细胞在感觉敏锐部位(如指尖和鼻尖)密度较大,这些部位的神经纤维在邻近表皮时失去髓鞘,扁盘状的轴突末端与Merkel细胞基底面形成接触,构成Merkel细胞-轴突复合体(Merkelcell-neurite







































儿童白癜风病的症状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fsw.com/kjsczz/108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