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支持本文经由撰写发布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因下肢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可以伴有深层组织的坏死,往往经久不愈,使患者痛苦不堪。糖尿病足是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治疗困难,花费巨大。如果患者对糖尿病足认知不够,很容易走入误区,加重病情。

??误区一:我是糖尿病患者,现在只是走路有点脚麻,医生告诉我下肢有血管硬化,所以我不必担心糖尿病足

根据最近国际血管联盟的《糖尿病足诊疗指南》相关意见,糖尿病下肢缺血与下肢动脉硬化合并糖尿病,这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病变发生的先后不同。动脉硬化是脂质代谢紊乱的表现,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合并糖尿病,会让动脉硬化更加严重。此外,下肢血管硬化及闭塞是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之一,早期表现为足趾麻木,触之发凉,活动后明显,中期可以表现为静息痛,也就是你坐着不动下肢都会感到疼痛。到了晚期就会出现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发黑流脓)。

??误区二:足部一些小伤小病可以自己处理,医院

糖尿病足的早期阶段往往不严重,不足以引起重视,加上老人常会用一些民间的方法来处理治疗伤口,如蒜泥、芦荟、西瓜霜等治疗方法屡见不鲜,但这些治疗往往耽误了糖尿病足的最佳干预时间。根据糖尿病足的IWGDF/IDSA分级,在感染及轻度感染阶段,处理起来相对容易,一旦到了中度感染阶段(感染蔓延到超过皮下组织并且创面周围红斑>2mm),处理起来就复杂了,患者所经受的痛苦也会大幅增加。对于鸡眼、老茧等,不要自行修剪或手撕,若出现甲沟炎、外伤和水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不要自行处置,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以免感染扩散。

??误区三:忽视足部日常检查及护理

有的糖尿病患者认为自己平时活动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就忽视了足部的日常护理及检查,或者老人家因视力或体力原因,无法自主进行足部检查,这些都为糖尿病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下面介绍的几个足部日常护理小知识,既简单易行,又不会忽略重点,有助于改善此类情况。

1.检查足部:每日观察足部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泡、脚癣及足趾变形,老年人或肥胖者可以用镜子检查足底,不能自理的患者,可以由家属或护理人员协助完成检查。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用温水洗脚10分钟,水温不高于37℃,特别是清洗足趾之间隐秘位置,洗脚时间不宜过长,严禁高温长时间泡脚,避免烫伤。洗净之后用纯棉毛巾擦干,特别是趾缝的位置。3.注意检查足部触觉是否正常:糖尿病患者可能合并外周神经功能受损,因此对温度及触觉感觉迟钝及减退,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4.足部注意保暖:在寒冷季节,要避免足部暴露在过冷处,可选择纯棉或羊毛袜子进行保暖,并每日换洗。袜子要宽松,不宜过紧,以免影响足部血液循环。尽量不要采用热水袋或温度过高的物件进行加热保暖,容易引起烫伤。5.选择合适的鞋子:不宜穿尖头鞋、高跟鞋、硬皮鞋以及暴露的凉鞋,不要光脚走路,以免扎伤。可以穿大小合适的布鞋和柔软舒适的运动鞋。6.脚癣及皲裂的处理:有脚癣时,可以用纱布或棉条夹在两足趾之间,保持干爽,同时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真菌治疗。保持皮肤柔润,防止发生皲裂,在洗脚后可以涂抹保湿护肤霜;有皲裂时,可以涂抹尿素软膏或者使用专用的抗菌创可贴,不宜贴胶布,以免发生撕裂伤。

??误区四:得了糖尿病足就不能运动了

这个观点其实是不正确的,在年发布的《中国糖尿病足诊治指南》当中,专门有一节提到下肢运动康复治疗:对于足部皮肤完整的缺血型或神经缺血型患者,运动锻炼能改善间歇性跛行患者的步行距离及行走时间,还可以显著提高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运动功能。散步、骑车、游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康复方式。

??误区五:为了糖尿病足好的更快,应该大量进补

足够的营养供应,特别是优质蛋白,是确保糖尿病足愈合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凡事都要讲究适量适度。糖尿病足患者要进行良好的代谢管理,积极进行血糖控制,对于较年轻患者应强调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对于高龄患者,因合并症及并发症较多,血糖指标可以适度放宽。对于糖尿病足合并高血压者,应将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糖尿病足合并脂代谢异常患者,应给予他汀类药物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2.6mmol/L以下,若患者同时合并下肢动脉病变,则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在1.8mmol/L以下。若无临床禁忌,如消化性溃疡、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肝功能异常等,应该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

??误区六:饮食结构不合理

饮食指导往往是患者及家属忽略的部分,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小建议:1.糖类的选择:最好选择吸收较慢的多糖类谷物,如玉米、红薯等,限制小分子糖,如蔗糖、葡萄糖的摄入。2.脂肪的选择:脂肪的供给量占每日摄入总量的20%-30%,限制饱和脂肪酸摄入,如牛、羊、猪油、奶油等动物性脂,此外胆固醇的摄入量每日不得超过毫克。3.蛋白质的选择:多选用大豆、鱼、瘦肉等食物。4.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B族维生素可改善神经症状,充足的维生素C可改善微循环。

对待各类疾病,千万要当心陷入误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kbfsw.com/kjscyy/15346.html

------分隔线----------------------------